浓浓乡音切切乡情,他们跨越山海来寻亲......
近段时间以来,很多海外侨胞返乡寻亲问祖,各地侨务部门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失散的亲人再续亲缘。
日前,年逾古稀的荷兰华人卢国莲来到福建厦门同安区寻根,在同安区侨联、大同街道侨联和古庄村村委会的帮助下终于圆梦。
卢国莲原为印尼华人,其父亲是医生,在印尼排华事件后举家迁往荷兰。20世纪80年代,卢国莲的父亲过世后,她有了强烈的寻根愿望。因姓名都是英文,她走遍了荷兰、印尼等许多国家,寻根之事都无着落。
卢国莲(中)在宗祠前留影。同安区侨联供图
后来卢国莲联系上了长期帮助华侨华人寻根的荷兰侨胞李宣孝,并对接到厦门侨界热心人士陈有理,陈有理将卢国莲的资料发给同安区侨联,此后大同街道侨联联系到大同街道古庄村村委会。经过信息比对,初步确定卢国莲的祖辈就是从同安古庄村出去海外谋生的。
卢国莲前往卢氏宗祠,看着宗祠内“范阳”灯号与自己在印尼祖辈墓碑的信息一致,还有许多与家中相似的物件和文字,卢国莲禁不住热泪盈眶。因提供的信息有限,暂时无法寻找到卢国莲的亲属,卢国莲将与在马来西亚的哥哥对接,补充相关信息资料,再进一步寻找。
“如果没有茂名市和化州市侨联的帮助,我可能没办法这么快找到亲人,真的很感谢大家!”7月下旬,马来西亚侨胞李金华在侨务部门的帮助下,成功找到失联20多年的亲人。
此前,在马来西亚出生长大的李金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托马来西亚马口高州会馆寻找中国亲人。马口高州会馆将李金华的寻亲需求转告广东省茂名市侨联,茂名市侨联与化州市侨联行动起来,根据李金华提供与亲属以前往来的书信地址、信中所提及的地名人名展开核查。
马来西亚华人李金华在侨务部门帮助下寻找到亲人。(受访者供图)
通过多方核对,发现化州市文楼镇文楼圩的李新业一家各方面情况吻合,工作人员查看了族谱、旧照片等,最终确定了57岁的李金华为62岁的李新业的侄子。在确认关系后,工作人员通过微信与马来西亚侨胞李金华联系,叔侄两人进行了视频通话,双方都非常激动,相互留下联系方式。
针对海外侨胞寻亲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各地侨务部门通过数字化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寻亲的效率,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慧寻亲平台,为寻亲路精准“导航”。
8月下旬,在广西玉林侨务部门建立的“玉侨子午线”寻根省亲平台助力下,仅用5个小时,远在马来西亚的华人陈炳生老先生就联系上了在容县的亲人——堂哥陈江堂。
陈炳生的父亲陈玉圻1926年前往马来西亚谋生。陈炳生听说近期有20多位容县侨胞计划回乡探亲,他也想一起返乡寻亲。
陈炳生(前排中)回容县探亲,与堂弟陈江堂(前排右)、陈清堂(前排左)合影。(视频截图)
“玉侨子午线”寻根省亲平台接到陈炳生寻找亲人的诉求后,联系容县侨办、侨联协助寻找。由于人名表述及书写上的差别,陈炳生传回来的名字为陈秉生,使得寻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波折。经过多方帮助,终于找到陈炳生的堂哥陈江堂。陈江堂表示,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陈炳生回家。
在帮助海外侨胞寻根的过程中,侨批、族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侨务部门充分运用侨批、族谱等资料,大大提升了寻亲的效率。
6月下旬,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侨务部门接到了一封寻亲信,马来西亚侨胞王秀鸾在信中提供了珍藏的侨批和老照片,委托他们帮助思乡情切的父母寻找失联50多年的亲人。澄海区侨务部门接信后,当即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访寻,根据王秀鸾提供的照片和侨批中描述的线索,只用了3个小时就找到王秀鸾家乡的亲人。
针对族谱散落各地,寻找和查询费时费力的问题,侨乡侨务部门还推出电子化族谱系统,方便侨胞实地和线上寻根。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侨务部门今年3月推出“侨谱”应用系统,收录了辖区内各姓氏的传统族谱,海外侨胞可以通过谱池搜索族谱、线上寻根,还可以在线“续谱”和“修谱”。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侨务部门今年3月推出“侨谱”应用系统。
据悉,“侨谱”系统设置了百家谱池、寻根求助、定期活动、互动交流四大子场景,解决侨胞寻根难问题。通过收录辖区内各姓氏的传统族谱,让纸质的老谱电子化,海外侨胞可通过谱池线上寻根。同时,结合线下活动报名、热线协助、互动交流等模块,侨胞也可以更快更便捷地寻根。
来源:中国侨网(ID:qiaowangzhongguo)综合自“云林统战”微信公众号、“化州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号等
编辑:吴侃